我为什么不憎恶心灵鸡汤

[复制链接]

729

主题

0

好友

0

金币

论坛元老

积分
5342
发表于 2014-5-31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
1、心灵鸡汤的确不是万灵药。作用有限。而且鱼龙混杂,水平差的还算不错了,还有很多靠这个忽悠骗钱的,以及被人不齿的成功学。古今中外多了去了。

2、心灵鸡汤的作用,是传播人生道理,以一个浅显通俗的方式。虽然效果牵强,但是,大环境是,大量的人享受不到足够的教育资源,以及缺乏家庭熏陶指导。如果没有成功学,或者心灵鸡汤,那么这些功用没有东西来填满。成功的道理,人生幸福的智慧,这些好东西人人都想要,哪怕山寨一下,这是市场需要。这是社会需要,这是市场需要。

3、就像韩寒郭敬明比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深度和成就差很多,但是前者永远比后者卖的好,市场就是这样,曲高和寡。人生道理很复杂微妙,很多时候各种原则各种矛盾纠葛,颇有点“烹小鲜”的味道,这个生活智慧跟思想学识一样,要下功夫去精研实践才能入门的。环境的差异和天赋的差异必然造成不是每个人都能领悟,但是人家也有权利,就好像你爱吃咸味的豆腐脑,但别人也有爱吃甜味豆腐脑的权利,何必以个人好恶加在别人身上,这不是什么太文明太有修养的习惯。

4、借用心灵鸡汤大本营《读者》里的一个小故事,说有人问个高僧,修佛是不是要一直做善事。高僧说,如果能一直做善事,是很好的;如果做不到一直做善事,偶尔做做善事,也是好的;如果还做不到,那么守住自己,不去做恶事,也是好的。——对于那些缺乏专业教育和精心培育的人,靠自己去摸索,这些东西顶多是练得不好执行的比较有偏差,但若能吸取一些,或者给自己一些安慰,也总胜过没有这个机会。人总要有个寄托,就算结局是一样的,如果能过程让人舒服一点,也算是好处了。何况,也不排除某些人,哪怕只是很小一部分,从其中汲取了力量呢?或者,这对于某些没法从正规渠道获取灵感和力量的人,这只是他们在自我努力过程中的一个小阶段呢,凭借这这些难入门的东西,慢慢接触到更多一点的东西,并不是人家的终点呢?——只要一样东西,在副作用很小的前提下,能够有一定概率给人带来功用就好了。满大街的公益广告,也不是指望每个人看了就能遵守的,只要一百个人里有几个受到触动,就值了。对某些特定人群的安慰性,以及对某些特定心态和成长背景的人以小概率的发挥指导作用,这些就足够了,没必要指望鸡汤成为万灵药,发挥不了什么功效就要取消——这心态也就落入简单化教条化模式化的境地了——而简单化教条化模式化本身就是鸡汤的表面特点。

5、思辨的意义,不是简单的批判,任何事物的大规模频繁集中出现和发展都不是偶然,找到背后的规律去认识,利用背后的时代规律和心理规律——也就是接接地气一般都会有收获——尤其对于从事实务工作的人,比如商界的人和政界的人。社会很大很多元,小群体的样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中国地域之广,阶层差异之大,都是任何一个要解决社会问题的人所必须面对和正视的问题,历史证明,简单的脱离实际的去推广单一“先进”模式,都遇到很多问题。作者不妨去走访一下社会各个阶层,看看整体的教育情况和认知水平思想水平,如何一步到位的教育改造到作者理想的状态呢?

6、任何东西都有一定的道理,真实的世界是个充满复杂与矛盾的统一体。心灵鸡汤只是个简单化模式化教条化的东西,这是它的缺陷,也正因为如此才简单易推广传播。对于心态好的人,或者受教育好的人,思辨能力强,或者辨识能力强的人,他们会懂得辨别哪些有益,哪些道理的适用前提和条件是怎样,那些道理是与哪些不能摆上台面的“庸俗”甚至“势利”“阴暗”的社会规则或者潜规则相辅相成,组合运用的,应该怎样结合到自己的行为和观念里面去,所以他们不用在乎哪些鸡汤的缺点——就好像中国过去一百五十年屈辱惯了自信不足,日本改个教科书就特别敏感,人家美国佬对小日本更改太平洋战役的内容毫不在乎,因为人家有的是实力为基础的自信——所以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跟心灵鸡汤过不去啊?

临睡前匆忙草率写了点,摊摊手,睡觉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