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塘农民的申遗梦

[复制链接]

280

主题

0

好友

0

金币

高级会员

积分
1288
发表于 2015-3-8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
进入三九寒冬的湘中大地,丝毫没让人感觉到冬的寒意,涟源龙塘镇的农民兄弟们更是好像沉醉在春的喜悦之中。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珠梅抬故事” 名列其中。这一天是公元2014年12月5日,恰好一个冬日暖阳。龙塘镇沸腾了。沸腾在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豪中。


“珠梅抬故事”,是拥有浓厚湖湘文化底蕴的涟源市申报成功的笫一个“国”字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其中,饱含娄底、涟源、龙塘三级党委、政府及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饱含着刘齐跃、刘仓生、刘龙门、张新文等一班农民兄弟,六年自筹资金“申遗” 的艰辛和汗水。


“珠梅抬故事”是湘中地区一项颇有影响的民间传统活动,被称为“凝固的戏剧” 和“活动的雕塑” 。它集民俗、力学、美学、艺术等于一体,以其造型多样,构造巧妙,设计奇特、生动惊险,欣赏性强而闻名遐迩。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5年),道教广为流传,当时战乱、温疫、灾荒连年不断,民不聊生。人们面对灾难无所适从,只好纷纷去建于唐朝禧宗年间(公元874—888年)的西元山顶的“珠梅观”求神、许愿,打平安醮、太平醮,祈求神灵保佑。打完醮后还抬着玉皇大帝神像在温疫流行的村落巡游。所到之处,人们烧香膜拜,炮仗相迎,祈盼神灵保佑患者早日病愈。此后,每遇天灾人祸,人们便出资出力,打醮、抬菩萨。后来,人们用纸扎模型代替神像,编扎成神话故事、戏剧故事、历史故事等来娱神。慢慢地,由真人代替纸扎模型。再后来,参与的信人越来越广,故事的抬数也越来越多,逐渐由宗教活动演发成有规模的民俗文化活动,将观赏性、艺术性和原始的神灵崇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生生不息,传承至今。



“珠梅抬故事”传承到刘齐跃、刘仓生他们这一辈,已经是笫十七代了。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刘齐跃和娄底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刘仓生,深感责任重大。每年,他们除了组织几场大型“珠梅抬故事” 活动外,还要查找资料、设计故事人物、购置道具,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申遗”之中。其实,他们又都是农民,都是一家之主,各自家庭生活的担子已经不轻。但是,凭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凭着要把“珠梅抬故事”发扬光大的责任,自筹资金,自投精力。六年来,他们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总是以深信人生五百年的气概,迎难而上,非要弄出过柳暗花明来。

由于历史原因,“珠梅抬故事”在当地消失了近30年的时间。1986年,珠梅人在珠梅西元山重修珠梅观,以3抬故事起驾,重新成立了故事会。在涟源市宣传、文化部门的帮助下,“珠梅抬故事” 吸取民俗精华,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在龙塘农村,活跃着当代农民的文化生活。2007年入选娄底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入选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说起申报“省遗”,刘齐跃至今仍是激动无比。他说,为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准备,故事会的头头们忙碌了几个月。大家不仅要筹钱,要找资料设计每一抬故事,更要大面积发动乡亲们参加,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5月2日那一天,“珠梅抬故事” 正式推出35抬故事,1000余名群众演员参加演出。整个队伍绵延几里路长,表演时间长达三四个小时,蔚为壮观。

据刘龙门、张新文等人回忆,那天展示的有“观音坐莲”、“姜太公钓鱼”等神话人物;还有“桃园结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