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镇文化遗产看殷汇历史轨迹

[复制链接]

990

主题

0

好友

0

金币

中级会员

积分
3291
发表于 2013-8-23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
  殷家汇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秋浦河畔,已经延续了近千年,成为四邻八乡经贸往来的中心。由于他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再加上那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把远在秋浦河上游的竹、木、柴、炭和土特产品源源不断的吸入过来,包装转运,销往下江的南京上海,因之又成为长江沿岸的商贸往来之纽带。

  早在清康熙九年(1670)贵池知县张应藤设立殷汇公署,池州知府张士范巡视殷汇,还专为殷汇城中的一道小河建造一道木桥,命名为洛阳桥,并刻有碑记,记叙了殷家汇的人文地理景观:“汇当孔道,南接徽郡,西抵东流,北达安庆,四牡皇华,连骖回轸。”

  公元1756年清乾隆皇帝游江南,路过殷汇,见到殷家汇市井繁荣文化发达,发出了慨叹,盛赞殷家汇犹如金銮殿一般。乾隆此行,还到城南的小石山,寻幽揽胜,发现许多溶洞,如今石山的某一处溶洞崖石上还留下了乾隆到此一游的佳话。

  清代以后,更是成为贵池西部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重镇。镇内经济十分发达,一时间经贸频繁,物流互动,成为名噪一时的货物吞吐中心和经商贸易的大本营。

  民国时期,设有九省通衢长途电话电报局,更是显得殷家汇这个地理方位的重要性。殷家汇不仅是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许许多多的佳话,其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民间史料和人物故事也是举不胜数。

  相传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封地石城,便有他在这里编文选和垂钓玉镜潭之说,所以殷家汇有了昭明钓台遗迹。

  从昭明钓台,又衍生出了国公庙,而国公庙就坐落在昭明钓台的上方。相传是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恭,被封鄂国公之后,思念昭明太子,专程来到秋浦县寻访昭明太子遗迹,登上钓鱼台,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国公,就在钓鱼台上建立起一座国公庙。

  距国公庙半里许,有一琅山洞,洞内流水潺潺,奇石异草,很是引人入胜。1953年,曾经一度有人来此洞里来求仙水,十分热闹,连远在长江下游的南京上海都有人来求仙水。

  琅山洞的洞口原本有两根石柱,高约两丈余,当地人称为龙角,非常壮观,可惜毁于上世纪70年代。

  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北上抗金,途径殷家汇的“金灯崖”,他此行就是为了灭金,见到“金”字出现,一股无名怒火涌上心头,当即抽出宝剑将金字一劈两半,留下了剑劈金灯崖的佳话。

  距金灯崖约5公里之外,有一座庵堂,名叫仰天堂。仰天堂坐落在玉屏山的顶上,此处原名芙蓉尖,源自于李白游秋浦时遥看此峰,曾在一首诗中提及此峰,有“水从天汉落,山逼画屏新”之句,故此称为仰天堂。

  除了上述这些历史传说之外,有关殷家汇的本身,也有很多的趣闻逸事。比如说:殷家汇的原始形貌、建筑特征和地方上的迎灯赛会、水陆道场佛事活动等等,也是很有韵味,兹列举一二,以饷读者。

  先说说殷家汇的建筑特色。相传殷家汇在正式建制之前,专门请了风水先生采凤选址,风水先生按殷汇的地理条件制订一道中轴线,由北向南垂直一体,街道全长1公里,中置九弄十三弯,取意峰回路转引人入胜、以及曲径通幽的美感。哪九弄呢?从上街头直通下街头,分别设置子良弄、天祥弄、汇太弄、源聚弄、油榨弄、罗行弄、警察弄、当铺弄、曹家弄等九弄,这九条弄每弄间隔100米,为市民下河通道,方便市民出入通行。

  街道南北两端各设一门,名之日“鸿门”。南鸿门面对玉屏山,门楼上方有一石刻,对外一面,刻有“浦水朝宗”四个字,对内(街道)一面是“光天化日”四个字。北鸿门面对毛竹凹北侧的海螺山,门楼上方也有一块石刻,对外一面是“螺水回溯”,取意秋浦河从上游流经此处,便被前倾的海螺山揽成一道回水湾,寓意“水回财旺”不让风水下泄。北鸿门对内石刻为“裕后光前”四个字,取意整个街道的市民和气生财共同发展之意。

  镇内有观音庵、节孝坊、功名坊、洛阳桥等多处名胜古迹。

  沿着秋浦河这条黄金水道,每天都有上千只船上下往来,艄公划浆犹如作揖一般。入夜,岸上店家灯火通明,河里船上的灯火则在波光中闪烁,互相辉映,于是便有了“日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明灯”之美誉。

  然而,这些只是静态的美景,远不能展示殷汇的魅力,更有那生动鲜活的文化娱乐大型灯会,那才是殷家汇的一绝。

  要说殷家汇的文化遗产,最为奇特的莫过于“秋虔台阁”了。什么叫“秋虔台阁”呢?(秋、指秋社祭祀,虔、谓诚意恭敬。)那恐怕也是殷汇文明史上的一支独秀,其它地方,想必没有此项活动的吧。

  此项活动源自于我们祖先的农耕文化。古人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信奉农业为上天赏赐,即老百姓说的“靠天收”,故立下了春祈秋报的规矩,上至皇帝老倌,下至平民百姓,都得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各举行一次祭天活动。因此,历史上就制订了“春社”和“秋社”的日子。春社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秋社向上天祷告五谷丰登。为表示诚意,民间组织以童男童女作为向上天祈福的信使。

  此项活动极其吸人视线,看起来惊险,做起来复杂,其实他是十分安全的。每逢闰年的秋社之季,地方上的头人就运作筹备,重点是物色童男童女,活动之前主事人须斎戒沐浴,祈佛许愿,虔诚顶礼,才可将孩子送到台阁上出演,凡参赛的孩子其家长还得有一定的声望,普通人家,还想不到呢。

  有关秋虔台阁“以下简称台阁”的制作方式是这样:先把特制的大桌子扎成一个“台阁”,所谓台阁,就是一种有立体感的空中活动舞台,每个台阁扎成一副抬杆,台阁中立一杆铁柱,高约丈余,铁柱上面焊接了站板和坐登,每个关键部位都设置了固定人体的绑带。同时,预备了舞台道具、演出服饰(外套),演出之前,把童男童女安放在固定的铁架上,用绑带把孩子的身体固定在上面,罩上事先配套的舞台服饰,把铁架遮得严严实实,外面看不出丝毫破绽,宛如孩子在空戏耍一般。其目的是将这些童男童女送到高空向上苍祈福祷告,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项活动的规模浩大,每场演出须得4个台阁,每副台阁用4人抬着就需要16人抬杆,外加8对亮牌,以及打引灯的、乐队、后勤打杂的,总共出动须得六七十人,其规模之大,场面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亮牌上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普天同庆、五谷丰登等字样,演出的节目也很简单,因为台阁上的主角都是童男童女,只是象征性的表演一些简短的地方戏和祈福活动,图个吉庆热闹。

  由于这项灯会新奇独特,吸引了四邻八乡的游客,纷纷慕名前来观赏,殷家汇成为金吾不禁、玉漏仃催、万人空巷的繁华闹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