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坦杜氏宗祠简介

[复制链接]

482

主题

0

好友

0

金币

金牌会员

积分
2164
发表于 2013-8-26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池州
  杜氏宗祠,是杜姓迁居贵池的祖祠。是安徽省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是我省现存唯一的一座杜氏祠堂。

  杜姓,位于古代贵池“杜、李、姜、章”四大姓之首。据《杜氏宗谱》记载:杜氏源流本姓祁,为尧的后裔,虞时为陶唐氏,夏为御龙氏, 商为豕韦氏,周为唐杜氏。周成王灭唐封弟叔虞,改封唐,其子孙于杜城(陕西京兆)杜县。周宣王时,恒人为大夫,宣王封其子孙定居诸国,即:晋为范士、智、荀氏、秦为刘氏,然而杜城为杜氏。春秋时杜拽为杜姓源祖。杜氏到了汉代,杜固为西汉御史大夫,便成为杜氏的远祖。汉、魏、晋、唐数百年间,杜氏祖先世代为宦。西晋的杜预搏学多能,精于刑律、历法、水利、军事,曾注《左传》,在历史上卓有盛名,人称“杜武库”。其子杜尹为弘农(河南灵宝)太守。尹六世孙杜颐在西魏、北周时任雍州(陕西西安)刺史,封安平公。颐六世孙杜希望在唐玄宗时为桓州(吉林集安县)刺史,杜希望生八子,其中第六子杜佑官至宰相。杜佑生三子,名师损、式方、从郁。三子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生杜牧。杜牧于唐会昌四年(844年)任池州刺史,时纳妾程氏,因其夫人妒嫉,杜牧将身已怀孕的程氏转嫁于石埭(石台)长林杜筠,胎儿出世,便是杜荀鹤。杜牧为抒发对程氏的怀念和对娇儿的歉疚,  曾写有《示阿宣》一诗,  即“一子呶呶夸相门,宣乎须记若而人。长林管领闲风月,  曾有佳儿属杜筠”。杜牧出妾之子杜苟鹤(846—890),  字颜之,号九华山人,安徽石埭(石台)人,进士出身,皖唐诗人。贵池杜氏是其支系。传至明代洪武十八年(1385年)杜绍先,由太平迁居贵池茅坦。杜绍先为贵池茅坦杜氏鼻祖,其孙容辉、容清曾在久赋胜名、杜牧笔下的杏花村(贵池城西郊)建有杜公祠,以祀先祖杜牧。明清两代,杜氏子孙科第不绝、世代有宦,既有状元及第,又有武举赐官,既有翰林学士、尚书、又有御史大夫等等。

  杜氏宗祠,座北朝南,以南北中轴线对称而建,平面呈长方形。祠为三进,  以藻井、配房、厢房相属。建筑布局依次为门厅、藻井、正厅、藻井、祭祠。宗祠依地势由南至北逐渐升高。进深通长42.7米,面宽15.5米,占地面积近661.9平方米。宗祠整体为抬梁架木结构,76根粗状大柱衬托梁枋。柱上架梁,自下而上,逐层缩短,逐层加高,直至屋脊,构成一组排列有序的抬梁式构架。驼梁、月梁、雀替、撑拱、券棚等构件均雕凿各种图案,屋面盖有青灰小瓦,藻井两侧为单坡。台基为青石垒就,四周立砌不荷重墙。中进东、西两侧设门。地面为黄土合白灰掺入糯米汁夯筑。每根大柱垫有多王迪站主些。柱础石圆形鼓腹,粗状,最大者周长为2.8米。柱础石精雕细凿,刻有繁缛的缠枝花卉图案。祠内砖雕石刻、均集中在中进狭长的藻井上下。题材内容丰富,砖雕采用浮雕的手法,镂空,有“龙凤呈样”,有“人物故事”,造形生动,栩栩如生。石刻均为吉祥画面,有“喜雀登梅”、 “鲤鱼跳龙门”、 “双凤朝阳”、 “松竹梅山”、 “吉祥草”等等。整体平面配置对称,前进为门楼, 门楼内两侧为配房,藻井两侧为厢房;  中进为厅堂,两侧为配房。中进与后进以狭‘长藻井相连,其井之两端设台阶通后进,台阶两边各立镜鼓石一对,后进祭祠高于中进0.80米。祠内仍留存有清代康熙年间“誉髦登进”横式木匾和清代光绪年间的“进士’’横幅碑记。宗祠正面为广场,广场有旗鼓石四个,广场前设放生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