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学院:撷取万动暖光,留下芬芳花香

[复制链接]

7877

主题

6

好友

0

金币

论坛元老

积分
35406
QQ
发表于 2024-8-5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老师蜡烛爆炸了”“老师小花长出来了...”池州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赴牛头山中心学校公益志愿服务队”成员茆文强携手同学们完成水中花园,化学魔法、魔法光学、发动机原理小制作等充满奇幻色彩的化学实验,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了化学的美丽与科学的力量。同时也在心中埋下了探索科学的种子

   这是池州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牛头山中心学校公益志愿服务队”,由来自池州学院的3名指导老师,以及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10名在校大学生共同组成。
   支教团通过“小课堂”的方式,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未成年人思想引领、文明生活、身心成长、科技创新、快乐学习、艺术素养、文化传承七大模块内容,在这里为牛头山40余名留守儿童开展浸润式创新能力培养志愿服务。
        实践团开展支教活动期间,学校领导、老师多次前往牛头山中心学校姥山小学进行慰问指导,为实践团送来关怀和鼓励。
  “老师,回族人为什么不吃猪肉呀?”实践团成员方晓婷在“民族之花处处开”的课程中介绍了“回族”“侗族”“傣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习俗和文化特色,同时向小朋友们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知道每一个习俗都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尊重并珍惜这份多元化的宝贵财富,让民族之花绚烂开遍祖国大地。
   “老师,东至花灯是东至特有的吗?”在实践期间,实践团积极宣扬池州的特色非遗文化,开展了祁门红茶、东至花灯、青阳腔等有趣的手工创意课。实践团成员徐浩然为同学们带来了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至花灯。他给同学们讲述了东至花灯的历史渊源和独特工艺,孩子们手中接过助教老师给的灯纸和骨架,亲自动手。通过这种文化创意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孩子们对家乡的非遗文化有更加生动、形象、深刻的了解。
       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开设“共和国的旗帜认一认”“穿越一百年铭记重要时刻”“感受中国科技发展”等课堂,走过百年的岁月,揭开历史硝烟,向孩子们展示历史面貌,激发爱国心,铭记历史,激励他们成为新时代的优秀少年。
   “老师,你们后天就要离开了吗,以后我们还能再见面吗?”“老师,有你们的陪伴我这个暑假过的好开心...”听到这些话,实践团成员曹洁忍住想要流泪的冲动,温柔的看着同学们对他们说:“夏天会周而复始,相逢的人总会再相逢。”支教的意义此刻在我们的心中有了具象化的表现、这或许就是我们支教的意义,用心用情守护,陪伴孩子们度过充实、有趣的、印象深刻的暑假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