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石台牯牛降

[复制链接]

169

主题

0

好友

0

金币

中级会员

积分
989
发表于 2013-9-6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池州
  提起北纬30度,这是一条缠绕地球的神秘线,在这条线附近,集结着许多令人不可思议之迷,金字塔、百慕大、三星堆以及新近发现的花山谜窟等等等等,安徽南部的石台县,恰巧位于北纬30度,那么,石台有没有令人惊奇的发现呢。

  首先来看,石台境内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牯牛降”,来到石台,人们会讲给你一个传奇,说太上老君未得道升天前,骑着一头青牛四处传经布道、感化众生,后来老君得道升天,青牛也因伴随老君有功而被带入天庭成仙,不料此牛成仙后竟居功自傲,再也不听太上老君的使唤,太上老君盛怒之下将其打入凡间、化为山形,从此,青牛东望黄山,北揽长江,固守自己的期盼,而石台有了牯牛降这座山。

  现在的牯牛降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古称“西黄山”。任何到过这里的人既会被奇峰,翠松,绿水秀丽的风光所感染,同时也会惊诧这里所蕴藏的宝藏。牯牛降是华东地区最后一片原始森林,这里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银杏、红豆杉、鹅掌楸、南酸枣、三尖杉、香果树;还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金钱豹、云豹、梅花鹿、黑麂、黑熊、白鹇、苏门羚。生态学者称这里是“天然动植物的基因库” “绿色自然博物院”。 牯牛降主峰牯牛大岗, 1700多米的身姿,与黄山的莲花峰和清凉峰,象三尊巨人屹立在安徽南部。登临峰顶,渺渺黄山仿佛触手可及,浩浩长江,就象一曲流觞。特别奇的是那云海,能随风浮动、变化万千,凝视间,以为身在仙境。“佛光”中,人动影动、人止影止、给人留下虚幻的遐想。

  “三十六大峰、七十二小峰,三十六大岔、七十二小岔,处处见森林、湾湾都有宝,只有一湾没有宝、还长灵芝草”是牯牛降的写照。更为传奇的是在这莽莽原始森林的峡谷深处,野人的传说从未间断。来到当地,年长者会告诉你,他们原来常常遇见身材高大、遍身毛发、能站立行走的野人,野人行动迅捷,来无影、去无踪,想见到它们得有心灵的约会。

  来到牯牛降与野人谋面或许要靠机缘,但奇松怪石随处可见,那松树,有的干伸若游龙探海,有的枝展如凤凰飞天,那石头,有的重重叠叠如罗汉布阵、有的象凝神下棋的两位神仙、只要你有足够的想象力,这里就会提供足够的蓝本。而穿行于松石间的瀑布,更给峻拔峥嵘的牯牛降增添了无限的柔情:飞流直下、银河倾泻,银蛇狂舞、九曲三迭;如果牯牛降是伟岸的男人,那山间瀑布就是它温柔情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黄崖大峡谷的九曲八弯中,李太白诗中的景象随处可见,进入这条峡谷,就进入了一条风光走廊,奇树异木林立摇曳、百鸟婉转展翅啼鸣、鼻嗅花香馥郁袭人,其原始生态环境吸引来无数环境学家寻幽探源。其实,早在唐代峡谷就成为了僧人的乐园,所建的镇国寺,因所处九华山余脉,而又比九华山的化城寺还早一百年,所以人们称之为“九华之祖”,自此名震江南。

  瀑布千条竟流,汇集成石台的一条母亲河, 名字叫秋浦河,流淌在牯牛降群山间的秋浦河水,长年澄碧如秋、纤尘不染,两岸古柳依依、峻峰林立,河道曲折回环、一步一景,村庄依水而筑、倒映如画,正所谓“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在秋浦河上乘筏漂流,追寻先人的足印,其快慰难于言表。难怪诗仙李白12年中5次来到秋浦河,留下17首的“秋浦歌”,志载“唐李白爱其胜,欲家焉,滞留于此三年,歌咏甚多”。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这就是风流才子对秋浦河的感慨和依恋。饱览如诗画卷,油然而生怀古之情。古风依依的栈道,倾诉岁月流逝的真情。今天的艺术家来此拍摄、写生,再续秋浦烟柳的野趣风情。

  牯牛降向南延伸的余脉,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仙寓山”,这里终年云遮雾绕、恍若仙境,其间一条长达数十华里的古徽道,留下了无数徽商的身影,崇山峻岭间,浓荫掩映下、石碑林立、古亭依稀。在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二级保护植物鹅掌楸(马褂木)的树下,清将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的古战场成了人文景观。而当年当作天险的大峡谷内,五颜六色的彩石,也在讲述历史的变迁。如今仙寓山已是盛产茶叶的基地,因其“绿色”品质多次在世界上夺冠。富硒是这里致胜的法宝,走进村中,耄耋长寿的老人,嘴上念叨的是富硒的养生之道。

  灵山秀水势必集贤纳仕,《桃花扇》中提及的明末四大公子之一吴应箕,就出生在牯牛降山脚下的“大演乡”,相传明朝末年吴应箕回到故里,正逢乡亲们上演目连戏,乡亲们见当地名人回家,便邀请他为戏台的门楣题字,吴应箕欣然应允,提笔一挥而就、写下“大演”二字,从此“大演乡”便成了这里的地名。而目连戏呢,这种发祥在牯牛降山脚的古老剧种,也越演越火红,后来演化为徽剧、再后来走进北京,成了现代的京剧。

  牯牛降的大演乡有一个严家古村,村前有数株枝叶苍翠、躯干挺拔的千年大树,就是这个古树掩映的小村里,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千古之迷。我国东汉时期有一个不愿做官,甘愿做个钓鱼翁的高士,名字叫严子陵。严子陵隐居后,再也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处,皇帝多次派人寻找都没有结果,从此严子陵的栖身之所便成了人们心中的迷团。严家村里有一座“富春堂”,雕梁画栋、古意盎然,村里的严姓,就是严子陵的后人,富春堂就是以严子陵垂钓地富春江命名的,严氏子孙的传承为世人揭开了一个历史之谜。

  无独有偶,山的另一侧的大山村有一座“崇德堂”,有“皖南花戏楼”之称,至今已有四百多年了,相传在明朝末年,当地一个叫李来宝的木匠去江西学艺时,看见那里一家祠堂十分华丽,便用高梁杆模仿其状,扎成模型带回村内,从而以此模型建成“崇德堂”。该堂结构精巧、装饰华丽,舞台顶上置有“藻井”,上面绘满着五颜六色的花卉图案,“藻井”既起到美观作用、又起到扩音效果,在这里通常上演风格古朴的坐唱,坐唱是我国古老原始剧种之一。其唱腔质朴、原始自然,不需过多道具,生旦净末丑等所有角色皆由男子扮演。花戏楼的舞台演绎了多少人生的酸甜苦辣,恐怕只有上了花戏楼的人才能体会出来。

  戏台上演得是戏,人生本身也是一出戏,晚唐着名现实主义诗人杜荀鹤的戏,上没上过花戏楼,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他的家却留在了石台,相传杜荀鹤是大诗人杜牧之子,是杜牧任池州刺史时,其小妾所生。有人戏称,杜牧在池州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清明》诗,一件是生下了杜荀鹤。杜荀鹤一生穷困潦倒,他常常以诗会友,靠牧鸭为生。杜荀鹤死后就葬在了这青山绿水之间,时至今日,清茶的掩映下,依稀可辩荀鹤旧冢,不禁让人感啼先人如清风飘去,今人在世之苦短。

  在石台境内,和牯牛降比肩的还有一座叫“七井山”的山,当地盛传“七井有七宝”之说,哪“七宝”呢?它们分别是山茱萸、辣椒、火腿、薏仁米、茶叶、黑玉米、小竹笋。其山茱萸有“中国山茱萸质量第一”的称号,高山辣椒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肉厚、色鲜、维生素多及反季节的特性,而被奉为现代都市人的桌上佳肴。尤其是当辣椒、枣皮成熟时,漫山遍野如火如荼、一片绚烂,形成一道迷人的生态农业景观。       走在石台,不经意间,会步入大自然编织的神奇洞网之中,全县境内有大小溶洞100多个,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真可称之为“溶洞之乡”,果然这里是安徽省首个溶洞群地质公园。现在已开发开放的有三个。虽然这三个溶洞都是喀斯特地貌的产物,系一母所生、却禀性各异、风貌不同。 老大蓬莱仙洞是旱洞,洞长3000余米、面积4万余平方米,洞体气势恢宏、结构繁杂,分为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四层结构,洞内钟乳石变化万千、神奇绝妙。其中长达13米的天然立体“山水壁画”、洁白如玉的“罗纱帐”、晶莹透亮的“天丝”以及雄伟壮观的“千佛山”被称为蓬莱四绝,在国内溶洞中是属独一无二的奇观和绝景。

  慈云洞又称“地下禅林”,洞外参天古木簇拥着始建于唐代的慈云寺,香火鼎盛、梵音缭绕。它是水旱洞,洞内汩汩淌着一条地下长河,沿河密布着钟乳、石笋、石柱、石幔,可谓是步步是景、景景生奇,景观特征颇具佛教文化色彩,与洞外禅寺相映成辉。       鱼龙洞历史悠久,古为九华山“八大景”之一。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明代户部尚书毕锵等名人曾来此游览,留下赞誉之作。其中李商隐在诗中赞到“扁鹊得仙处,传是西南峰。年年山下人,长见骑白龙。洞门黑无底,日夕唯雷风。清斋采入时,戴花兼抱杉……”。鱼龙洞是水洞,需乘舟而入,洞体幽深莫测,钟乳雄伟壮观,舟筏忽左忽右,如进迷宫。而万只蝙蝠齐聚洞中,成年累月静听鱼龙的心声。

  离鱼龙洞不远处,有一个名叫“高路亭”的古老村落,它以盛产酒曲而出名。这里的酒曲在明清时期曾风糜大江南北、名噪一时,居然卖到了东南亚。行当中最出名、人气最旺的叫李乾泰,江湖人称“海龙王”。如今其后人仍操此业。走进村庄,你会发现这里还保存着许多古作坊,酒曲坊、布坊、面坊、油坊、水磨坊,从那飞檐翘角粉墙黛瓦间、锃亮见人的古石板巷里、吱压作响的水磨声中,人们仍能感受到这个古村昔日的繁华与辉煌。

  在石台走累了,走饿了,山里的菜也独具特色,一品锅便是最佳选择。小小铁锅内的农家自制挂面意味着长命百岁,小竹笋意味着生活工作节节高、而山芋粉圆子意味着和家团团圆圆,一道菜竟藏着这么多寓意,难怪当地称“一品锅”是徽菜中的第一菜,慢嚼细品时,耳畔会有这样的声音,在明朝的时候,当地出了一个任四部尚书的人,叫毕锵,他深得神宗皇帝的宠爱,一次神宗皇帝突然驾临毕府,急坏了毕尚书的夫人邵氏,拿什么招待皇帝呢?情急之中,邵氏做了家乡的特色菜,不想皇上吃得满嘴冒油、龙颜大悦,不禁问道此菜叫何名?毕锵说:“此菜是我家乡特色菜,尚无名字。”当神宗得知是一品夫人亲手所烧时,便即兴赐名“一品锅”。从此“一品锅”成了徽菜的代表,也成了石台人骄傲。       传奇,石台有太多的传奇,神秘,石台有太多的神秘,美哉,奇哉,有人说是诗画石台,有人说是绿色石台,也有人说石台是一瓶陈封老窖,耐人品味、余味锦长。仁者乐山、智者悦水,纵情石台的山水间,能找到心灵深处的什么,那只有来到了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