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照顾你,我的父亲母亲?

[复制链接]

328

主题

0

好友

0

金币

高级会员

积分
1609
发表于 2015-4-20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
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第一代独生子女在中国出现。据统计,1979年中国有607万个家庭领了独生子女证。如今30多年过去了,中国正全面进入一个新时代——“421”家庭时代,即由双方四位父母、夫妻两人和一个孩子组成的家庭模式。当未富先老成为基本国情时,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眼下正集中步入60岁阶段。与此同时,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
  1 老人留守,怕“精神空巢”
  刚步入而立之年的韩浩结婚两年了,有一个刚满一岁的可爱儿子。韩浩毕业后一直在陕西工作,四年前通过同学介绍认识了一个苏州姑娘吴红,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
  韩浩和妻子都是家庭条件还不错的独生子女。韩浩的父母都在企业工作,岳父岳母是搞室内装饰的个体商,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小两口似乎从小到大都没有为钱发过愁,现在两人在西安都属于高级白领一列,有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儿子出生后,一家三口更是其乐融融。
  良好的家庭条件没有让韩浩夫妇觉得作为“421”大家庭一员倍感经济上的压力山大,但他们也面临着其他方面的养老难题。“父母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到时每个月能拿到5000多的养老金,而且双方父母都有养老保险,在物质方面我并不担心他们,就是怕他们年纪大了,子女不在身边觉得孤单,也没人照顾。”韩浩说。
  韩浩的老家在池州,现在和妻子在西安工作生活,夫妻俩都很少有时间回去看看老人。妻子吴红说:“去年,四个老人大老远跑西安来过年,因为孩子才几个月大,不方便出远门。再过几年老人们年纪大了,行动也不方便,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韩浩曾想过把双方父母接到西安来一起生活,但很快发现这个想法不太现实,首先是双方父母都不愿意。“四个老人在各自家乡生活了几十年,感情已经扎了根,况且交际圈子都在那里,如果到一个陌生城市,各方面肯定都难以适应。”二来双方老人的饮食习惯不太一样,和年轻人的思想观念也有很大的冲突,矛盾自然也不可避免。加上他和妻子工作都忙,也无暇照顾他们的起居生活,可能还会反过来劳累老人。
  “不得已的话我们不会送父母们去养老院,最大的可能是请保姆,如果政府能完善和创新社会的养老体系,为我们提供更优的选择那就最好不过了。”韩浩无奈道。
  2 老幼夹击,难以顾全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421”家庭都像韩浩夫妇一样不担心经济问题。
  李浩和妻子小张在浙江打工的时候相识,现在孩子已经5岁了。普通职工家庭出身的两人为了多挣钱,在孩子三岁时就双双来到杭州的纺织工厂打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每个月往家里寄生活费。小李的岳父岳母已经退休,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退休金,经常在夫妻俩出现“财政赤字”的时候予以援手,尽一点绵薄之力。
  自从去年年底小李父亲的高血压发了两次之后,小张就决定回来照顾老人和孩子,在家附近找份工作。“孩子快上一年级了,需要家长管教,公婆和我自己父母的身体都不太好,也需要有个人在家照应。”小张表示,现在孩子小,双方父母年纪都不算大,开销也没那么大,四个老人也能帮衬一点,等孩子大了,教育费用就是一大笔钱,老人们也难以照顾周全。
  本来想趁年轻夫妻俩多努把力多挣点钱,谁知道家里老人身体不好只能一个“留守在家”,收入自然就减少了很多。
  小李夫妇现在最担心的就是4位老人的健康,一旦父母生病,对她和丈夫而言,那将是精神、身体、经济的三重考验。2个人为4个人养老,没那么容易。
  “有时候真希望自己不是独生子女,能有个兄弟姐妹,困难时有个商量的人还能搭把手。”李浩无奈地说道。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们却一天天老去,夫妻俩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他们操劳了一辈子的父母还来不及享福,现在又要为他们的下一代付出了。

  想到家里的老人们到了需要他们在床前尽孝的时候,他们却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夫妻俩心里就很难受。在养老问题上夫妻俩表示自己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在老人身边服侍尽孝但是自身能力又不足,送养老院又于心不忍,“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真是把我们夹得喘不过气。”小李夫妇感叹道,“希望有关部门也能给我们这些生活水平不怎么好的家庭一些照顾和制定扶助政策。”
  3 专家分析: “421”家庭养老 问题成因
  正所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式养老。老人的赡养一直以来都是依靠子孙后代,然而“421”家庭没有传统家庭结构中兄弟姐妹的帮助,独自承担起养老抚幼的重任,显得力不从心。在“421”的家庭结构模式中,“80后”面临的赡养老人压力要远远大于“70后”和“60后”。
  那么,独生子女在赡养父母上存在哪些困难?中青报的一项调查发现,九成“80后”称自己无法赡养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进行资助。74.1%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68.4%的人表示生活在两地,无法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42%的人表示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不同城市无法互通;37.7%的人表示养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无法让人放心。
  随着“80后”人群进入婚育年龄,“421”家庭结构越来越呈现出主流倾向,而这种“倒金字塔”的结构,也衍生出一些现实问题来。如何养老,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处理家庭人际关系,身处“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间层也承受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压力。
  目前,“421”家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年迈的父母该如何妥善安排。老人若与自己孩子居住在一起,但生活习惯的不同,会导致一些生活问题急剧增多,养老院也许是越来越多老人选择的趋势。“我们国家养老院管理体系与制度有待完善,社会公益性的养老院尚未形成,对于老人来说,是否去养老院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安徽始信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燃表示。
  养老难题的出现有着各方面的原因,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社会学方面的有关专家分析道:一是“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结果。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年龄,自然就会出现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这种“倒金字塔”家庭结构;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夫妻双方都有各自工作,加上育子成本较高、生育观念转变等因素,也使得很多符合“生育二胎条件”的夫妇也不太愿意生育,导致“421”现象加剧。
  “‘421’的趋势会导致老龄人口比例加大,而实际就业人口所占比例会逐步缩小,这会导致‘养老金’缺口加大,社会养老问题加剧。并且,一对夫妇面对两对老人的现象会加剧,这容易导致‘空巢老人’数量增加。同时也可能导致教育问题,6个大人面对1个孩子,既可能出现教育方式分歧问题,也容易出现溺爱现象,致使‘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小公主’出现。往大的方面说,‘421’的趋势如果持续下去,将会导致人口缩减、年龄结构不合理、性别结构失衡、社会劳动力数量紧缩等,不利于人口结构优化。”有关专家说道。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养老方式单一,首先是养老观念陈旧,中国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这造成了大多数老人不愿去养老院。另外,经济压力大,工资不涨,物价飞涨,一对夫妻要供养两对老人和孩子,收入对养老也有影响。同时,养老机构良莠不齐,这也造成很多老人不愿去养老院。”李燃分析道。
  4 专家建议:建立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面对“独子养老”面临的困境,李燃建议,应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未来应在扩大养老保障覆盖面以及进一步提高养老待遇水平的同时,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政府要加大投入,鼓励更多的社会机构参与养老,实行政府补贴一部分、家庭支出一部分的方法,共同承担养老责任。

  鉴于我国现实的城乡差距,在城市应实现家庭、社区和社会保障相互结合,而农村则要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互助养老为辅。
  正确的观念、相适应的解决措施才会让“421”家庭多一分和谐,少一些矛盾,多一分温馨,少一些纷争。“适时、适度推进‘二胎’政策,这是减缓‘421’的家庭结构发展趋势的基本举措。同时要全方位推进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使得养老问题不因家庭结构的变化而凸显,实现‘老人皆有所养’的目标。”有关专家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