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宜居 产业兴旺 乡风文明

[复制链接]

7857

主题

6

好友

0

金币

论坛元老

积分
35282
QQ
发表于 2024-8-27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作者:通讯员 梁超 文/图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花园乡鸟瞰图(资料图)。

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农家闲适,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自然风光,再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生活惬意,初秋,走进花园乡双河村,整齐的民居、碧绿的稻田、郁葱的树林,绘就一幅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画卷。

党建引领绘“底色”

近年来,双河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通过夯实“组织引领”、强化“党员示范”、深化“党群联创”等方式,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村内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实现了村庄向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转变,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治理优、乡风淳”的乡村振兴之路。

双河村党支部围绕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这条主线,将党小组建在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解决土地延包流转、矛盾调处、技术服务等方面问题,让每名党员展现风采本色。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月定期举行主题党日活动,学习法律法规和涉及“三农”的政策文件。通过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行动,建强村级班子队伍、激活振兴发展“引擎”。以打造“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村集体领导班子为目标,打造“三农”经验丰富、干事创业动力足的村干部队伍。如今,第九批选派干部的进驻,为村两委班子注入了新活力,村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进一步增强。

双河村以提升为民办实事服务为宗旨,实行“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组织体系,建立“线上+线下”群众诉求响应机制,积极开展“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集中走访活动,围绕“便民”“安民”“助民”,成立了“河风习习为民服务志愿队”,开展100余场次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我们村以‘河风习习为民服务志愿队’为载体,让在外务工子女放心、在家留守老人安心,坚持每月开展2次走访活动,服务群众900余人次”,村委委员、志愿队小队长徐幸丹说。

环境整治有“成色”

近年来,双河村抢抓机遇,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把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通过拆除老旧无功能建筑、清理道路沿线白色垃圾、整治沟渠黑臭水体、硬化美化组内道路、亮化绿化组内环境等一系列措施,让乡村展新貌、换新颜、添新业,处处呈现出新气象。

步入双河村双河组,醒目的文化墙尽显传统文化韵味,农家小院里花草溢香、干净清爽,几位老人正在文化广场上边散步边拉家常,呈现一片和谐美好的景象。

“过去我们老屋徐组是一片杂草丛生地,现在已经建成休闲广场。村庄环境变美了,村民心情舒畅了,各种文化活动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谈及村里的变化,村民徐林立开心地说。

“我们在打造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没有大拆大建,而是因地制宜修复房屋立面,保留了农家房屋原有的风貌。我们还发动村民参与建设,不少村民主动拆除、改造自家危旧房屋,支持和美乡村建设。”双河村党支部书记汪学林说,目前,双河村已新建休闲文化和健身活动场所2840平方米,主要道路及宅间路硬化率达100%;建设古树节点景观提升100平方米、游园2600平方米、村委会西侧水塘景观提升1500平方米,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新建凉亭2座、健身广场2处;改厕34个;开展“最美庭院”评比活动3次,最大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促进了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2021年,双河村被评为县级美丽乡村,2023年又被评为省级和美乡村。

发展产业显“特色”

绘就和美乡村建设图景,需要执好产业发展之笔。双河村抢抓和美乡村建设契机,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在村里火龙果基地,午夜时分,10余名农户在整齐排列的大棚里挑灯夜战,他们正抢抓时机对“昙花一现”的火龙果花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用辛勤劳动换取火龙果丰收。

2021年,双河村整治30亩撂荒土地,开始尝试种植火龙果,经过一年的精心培育和管理,2022年该基地的火龙果产量达1500公斤,销售额约2万元;2023年,该基地的火龙果产量约7000公斤,销售额达10余万元,产值增幅达75%,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增加20万元,还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20户脱贫户稳定增收。

“当下,正是火龙果上市好时节,采摘一批就卖一批,不仅产量一年比一年高,收益也是一年比一年好。”村妇联主任檀末霞说。

2019年,双河村引进太空莲优秀品种,2021年种植350亩,年产值约35万元。同时,全村上下集思广益,围绕双河村现有山场资源,积极谋划发展北冲山茶园种植项目,完成150亩山场地面清理和开垦,建成白茶基地,进一步增加了村集体经营性收益。

“我身体不好,干不了重体力活,有时间就在白茶基地里做些除草、施肥等田管工作,去年务工收入有1万多元。”村民王先保高兴地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