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菜

[复制链接]

201

主题

0

好友

0

金币

高级会员

积分
899
发表于 2014-6-19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接受英国那家大报纸采访的那天晚上其实本来可以不喝酒。但是喝了就喝了,也没什么大关系。只是在访谈的过程中,他无意之间透露出了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名字。那是个不怎么出名的作家,之前甚至都没有被大家讨论过。因此就连那个做足了准备的英国资深记者也没能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只是草草的记住了那个人名字的大概发音。而诺奖主席在出现口误之后,旋即反应过来自己泄露了一个天大的秘密,便打算掩饰。他的原话,根据那个英国记者的记载,是这样的:“不要试图猜想,他离我们很远,我刚才在这里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个可能性罢了。”尽管是一个掩饰,但是这却成了那个记者寻找这位作家最为有力的证据。根据名字的发音,和“他离我们很远”,记者最终锁定了这个从来没听过的名字:Li Luyi。他相信这应该是一个中国人。

第二天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全世界为之沸腾。没人听说过这个人,但是又急于想要了解这件事的最新进展。中国的一家大报纸的的编辑看到了,最先转载了这个消息,并把它翻译成了中文。文章的标题是这样的:据不可靠消息,我国作家李路易(音)或获选本届诺贝尔文学奖。许多中国人开始看到这条新闻,都觉得是假的,但因为文章用词极为谨慎,又一时挑不出毛病。大家都觉得,莫言刚刚获奖没几年,怎么这么快又有中国人获奖了?

可是后来人们去翻诺贝尔奖的历史,发现这也不是没有可能。连着两年有同一个国家获奖的人的情况并不是没有,而每隔几年总是要有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德国人获一下诺贝尔文学奖。于是大家有点开始相信了,甚至中国的邻国印度,日本和韩国也开始欢呼起来:大家觉得,诺贝尔文学奖终于要开启东方的新篇章了。

人们开始把目光转移到李路易身上。那个最先转载的中国编辑打算找到这个李路易,但是没办法,在中国叫同样名字的人太多了。同样的李路易输到搜索引擎里可以找到大把:从妇科主任,到劳动英雄。但是能够符合作家身份的找来找去似乎只有两个人:一个三流编剧,一个小报编辑。那个编剧是中国东北某个文化团的编外人员,从来没离开过白山黑水,编过一些描写农村苦难的露天舞台剧,但除了临近几个村,始终没什么名气;那个编辑在上海,所在的报社主要报道名人绯闻,偶尔也为保健信息报排排版。大家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东北那个编剧李路易更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此又过了一天,那个编辑似乎证实了自己的想法,文章的题目是这样的:东北乡土编剧征服诺奖评委。他又费了很大的气力,搜集到了李路易的几部戏,看上去虽然毫无亮点,但是还是交给出版社以最快的速度准备结集出版。

李路易知道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天是中午,他正在屋里吃大米饭。对门老刘媳妇炖的杀猪菜的味道不够咸,他刚想骂一句,这时候手机响了,是村里的书记。

“路易呀,你获奖了你知道不?哎呀这回可是出名了啊!”书记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啥奖?”李路易以为又是县里给的啥精神文明奖,可是时候没到啊,那玩意一般是年头年末才下来。

“啥诺贝尔奖,挺大的,你过来看看吧,都上报纸了。”

李路易撇下碗就往书记家走。书记家订报纸,哦不对,是村里订报纸,都送到书记家去了。李路易一进屋,鞋也没脱,就站在门口把书记递上来的报纸看完了一遍。

“这上写的,是你不是?”书记颤颤巍巍的问。

“不知道……”李路易从头从头又读了一遍。“看着像啊。”他慢悠悠的说,“但是我也没投过稿啊?”

“咦!说不定是让谁盯上了,帮你把稿子投过去的呗。”书记贼兴奋。

书记家电话响。

“喂?是靠山屯不?我们是北京报社记者的,请问你们那边是不是有个叫李路易的作家?”

“嘿!有着嘞有着嘞!”

“能帮我们找一下吗?听说他得奖了我们想去采访一下。”

李路易颤颤巍巍的接过电话:“唔……诶?喂?”

“您好,请问是李路易李老师吗?我们是北京的报社记者啊,恭喜您获了诺贝尔文学奖。我们在去采访您的路上,想跟您约个独家。您有邮箱地址么我们把采访提纲发给您一份。”

“哦……邮……邮箱地址是……吉林省……”

这边还没说完,李路易的手机就响了。一个陌生的号码。他先按住这头,接起手机。

“您好,请问是李老师么?我们是甘肃的报社记者,听说您得了诺贝尔奖,我们想对您进行一下电话采访,请问有时间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1

主题

0

好友

0

金币

高级会员

积分
899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
李路易一听,赶紧把电话给按了。他抬起头,脸都吓成了土灰色。看着书记,手里有点抖。

“咋……咋办?”李路易直打磕巴。

“稳住神稳住神,现在看来这事儿是没跑了,获奖的就是你。没看出来么?这事你逃是逃不掉了,横竖都是一刀,稳住神稳住神。”书记也不知道咋办。

俩人沉默了一会,书记开口说:“你得有范儿!”

“啥?”

“有范儿!”书记想了想,“县里领导见过没?要有那种派头。想见你的人肯定越来越多,你要摆出名人的范。”

李路易有点开窍了,点点头,看看手机暂时没啥动静,就打算往家走。被书记拦住了。

“我说你,路易啊,”书记望着他,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情谊,“无论咋样,你要记住你可是靠山屯的人。”

路易没啥反应,木讷的转身要走。又被书记拉住了。

“我说你,路易啊,”书记望着他,眼睛里的情谊更浓了,“无论咋样,你可千万别忘了我啊!”

路易这回郑重的点点头,充满仪式感,仿佛这一走就再也回不来了。

书记之后再看到李路易,就是在电视上了。这个国家最大的电视台在得知了李路易获奖之后,专门为他做了一期专访。那期专访看得书记心里直骂娘:没两天,这李路易就混到北京去了,据说被请去当了个大学的客座教授,还出了书,据说光版税就好几百万。好几百万是啥概念,书记不知道,反正要是这个村子得赚上个几百年吧——反正这小子是真把老家给忘了!

再说这个李路易,自从那天打书记家里出来手机就没闲过。消息传得太快,随之而来的选择更多。好几家大学邀请他去做教授,好几家出版商找到他要跟他签合同。路易的身价在短短的一下午已经被越炒越高。他回到家,看着破屋破院,和桌子上扔下的半碗杀猪菜,心里觉得好像做梦一样,他想,老子总算熬出个头了!他选了出价最高的大学和出版商,回家换了最干净的一套衣服,等到晚饭前,就被一辆奥迪给接走了。他都离开东北,才想起来家里头门没锁。反正也不打算回去了,管它呢。忘了说,李老师四十多岁了还没成家。不是说搞文学的都成家晚,而是李老师一直在村里当编剧,穷酸的根本没有人要跟他。

李路易来北京的消息不胫而走,整个首都文化圈为之激动。那段时间北京叫得上名字的知识分子几乎人手一份李路易的书。李老师的书封面很简朴,标题就是《李路易戏剧集》。它还有个副标题,叫做《一个农民编剧走向诺贝尔殿堂的历程》。这本书很厚,它收录了李路易全部的戏剧作品,共四部,加到一起不到十万字,占了全书的四分之一。剩下四分之三,是空白,插画,还有半本是李路易的传记以及各界人士对李老师的评价——都是两三天前现找人写的,不过至少写的诚恳。

人们不光在书里看到他,电视台也频繁的邀请他参加活动。短短的一个礼拜,李路易赶场子似得参加了大大小小三四十场活动,从读者见面会,到首都各界精英人士晚宴,再到某某基金慈善捐款现场。其中最最有意思的,是一场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华人获得者的对话。两个人不同点太多:一个是美国名校物理系毕业,一个是东北没念过什么书靠自学成才;一个在美国功成名就,一个是新晋文学宠儿;一个从来都是西装革履,一个还要逼着自己在参加活动的时候不要一不小心盘腿坐着;一个许多年前得了奖,另一个虽然还没公布,却因为评委的一个疏漏而证据确凿。不过没所谓,两个人有着一个共同点:都和诺贝尔奖有关系。节目播出之后,大家觉得路易怎么都好,但就是有一条:怎么看李路易都有点乡镇干部的派头啊?但大家马上也就想通了——一直在农村,朴素嘛!

几天之内,李路易已经成了彻头彻尾的名人。他从东北农村来,所以当名人没有架子,非常受大众欢迎。他没有家室,也还没开始习惯大城市的浮华,所以根本没有绯闻。他被人们看做名人的楷模,作家的代表。这个国家的老老少少都开始喜欢他,甚至开始有少女,在自己的胸前文身写下“LLY”三个字母。他的作品被重印十来次,人们甚至从里面读出了在这个国家很少能触及的味道,因此开始有人把他当做精神领袖来膜拜。他的名作《杀猪菜》描写了一家东北农民过农历新年的艰辛困困苦。这篇文章的选段被选入高中课本,许多人传言今年高考肯定会有这道题。

让所有人兴奋的是,发生在李路易来到北京一个礼拜之后:他在自己的家里接受了那个英国记者的采访。还记得那个英国记者么?就是他最先发现了评委泄露的信息,才让李路易现在如此成功。采访的主题是“中国人与诺贝尔文学奖”。记者说,从鲁迅开始,中国人就与诺贝尔文学奖结下了不解之缘,请问李先生,您认为中国人和诺贝尔文学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李路易干咳了两声,首先感谢这位英国记者发现了自己。他想了想,说,中国人和诺贝尔文学奖的关系,应该就是杀猪菜里酸菜和血肠的关系。单独来都有好多种吃法,但是要放在一起凑成一道菜却只有过年才吃得到,因为这是大事,也因为只有这样,才更精彩。所以,在他李路易看来,中国人和文学奖的关系,就是酸菜和血肠的关系。当然,李老师总结到,这种关系应用十分广泛,甚至有些哲学色彩在里面。如果你细看我的作品,你会发现很多发生在农村的两者关系,归根结底都是杀猪菜的关系。

这段精妙的解答,在采访播出之后迅速蹿红。几大网络的搜索关键词啊,热门话题啊之类的第一名,全都是“杀猪菜”。人们谈论着李路易,张口闭口就问“我到底是酸菜还是血肠”?文学评论家们开始把李的作品称为“杀猪菜”风格。就连大街小巷的东北菜馆子里,杀猪菜也都改了名字:都叫“诺奖菜”,或者“路易套餐”。

一时间,没有人不谈论李路易。他成了这个国家最红的明星,几乎所有的人每天都在谈论他。他最早认识的几个人也都成了附属名人:那个书记早就辞了官,仅仅靠接受和李路易相关的采访就足够养活一家人了。他也出了一本书,叫做《我和路易的那些年》,大赚了一笔。为这事据说李路易本人还很不高兴。当然,他们俩是再也没有联系过。

李路易成名之后的顶峰,是诺奖开奖的前一天,他去上海一所著名大学办讲座。人们从全国各地涌到上海要一睹他的真容。讲座之前,大学周围被人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一位国内文化版的记者在现场发来微博说:“当年披头士去美国的时候,也许就是这种礼遇吧?”在现场,你能感受到每个人的热情。人们觉得不可思议,这仅仅是一位农村的小编剧,仅仅因为获得了诺贝尔奖,在仅仅的几天之内就成了引领中国人走向更高精神层面的文化旗手。可是这些不可思议又能怎样呢?谁不说这是一件好事?中国人总比之前更爱看书了,《杀猪菜》总归作为一篇文章的名字而永垂不朽了。这时候的中国,没人再拿“吃货”说事儿,大家都觉得,“读货”才是当今最酷的。

这是一场文化盛事。

李路易讲座结束,台下起立鼓掌;那些没进去内场的,在场外鼓掌;那些没进去学校校园的,在大街上鼓掌;那些没在现场的,在各自的电视机前鼓掌。不止有中国电视台的摄像机对准了他,英国的,巴西的,美国的,意大利的,西班牙的摄像机也都对准了他。据说,这场讲座通过全世界二十几种语言向外发布,李路易真的成了中国人的英雄!

“英雄!”

不知台下谁喊了一声,大家忽然一瞬间的沉默,接着就沸腾起来了:李路易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让中国从此以文人的姿态站在了世界之林,还有什么这更让人兴奋的呢?李路易当即决定,走下讲台,和群众握手。他一步一个台阶,走到了人民当中,尽管有保安围在身边,但他瞬间便被汹涌的人潮吞没了。大家抢着挤到他面前,抢着伸出手,但是没人看清,其中一只手里拿了一把小刀。

很小的刀,没人看到它直到李路易倒下。最里层的人那一刻突然不动了,消息像是水波一样从里向外传开——李路易遇刺了,他死了!

现场瞬间安静了,没人知道怎么回事;中国安静了,我们的英雄没有了;全世界也安静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倒下了,可是,为什么?大家都一头雾水,直到现场一个人哈哈大笑起来。只见他举着刀,上面还有殷红的血迹。笑过之后,那个疯子像一个胜利者一样,把刀往自己身上一抹,大声喊道:

“我沾上了李路易的血!”

人们继续愣了两秒钟。之后,忽然都像开窍了一样,忽然间决定:我们也要沾上英雄的血!大家蜂拥而上,拼命想要接近倒下的李路易。等保安们终于能接近李路易的时候,他的血早已经流干了。而那些崇拜英雄的人们,则最终因为沾染了英雄的鲜血,而变得更加神圣。

第二天,诺贝尔文学奖公布。评委会把大奖颁发给了法属留尼汪岛的作家Lee Louise,以表彰他的作品在“揭露乌合之众与谣言炒作的时候,展现出了人类前所未有的直接与尖刻。”

可是问题是,没人知道这个Lee Louise是谁。但这个没关系,因为大家早已把李路易忘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5

主题

0

好友

0

金币

论坛元老

积分
9089
发表于 2014-6-20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呵呵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