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人注定寂寞

[复制链接]

1504

主题

0

好友

0

金币

论坛元老

积分
10394
发表于 2014-10-18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忙忙碌碌的春节,不紧不慢的日子,顺着指尖划过。告别喧嚣热闹的人群,告别大鱼大肉的盛宴,总想找一片寂静的地方,认认真真读几本书。
        大年初七,最后一天假期,我读完了梁文道和马鼎盛主讲《我读.3》。感触颇深,有感而发。很长一段时间我问自己,在如此喧嚣浮躁的时代,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自己是不是注定孤独?原来有这种感觉的人不止我一个,读书的人注定寂寞。

        《我读.3》总共介绍了49本书,并分为六大类。有些书我真的认认真真仔仔细细读过,有些书想读却担心自己没有毅力读完全书。读书是一件与兴趣相关的事情,如同喝酒,第一口感觉不错就会频频举杯;如果第一口就觉得辣心辣肺,就算咬牙喝完,其中痛苦也不言而喻。

每次读完书都要写读后感,是因为没有人和你分享读完这本书后带给自己的感悟。因为同龄人要么为理想奔波奋斗,要么为权位名利磕绊不前,要么为养家糊口疲于奔命,要么早以认为百无一用是书生。

        年轻的80后,90后,更加喜欢微博、微信,仿佛两百字就能说清楚一个道理;或者宁愿端坐在电影院,看一场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也不愿意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原著。因为他们认为读书是一件浪费生命的事情。红火热闹的读书节,频频闪烁的闪光灯,一幅幅被刻意雕琢报道的读书新闻,总想一阵风吹过,什么都不曾留下。

        我们是一个善忘的民族,忘记近百年来遭受的屈辱,忘记列强强加给我们的枷锁,甚至忘记作为人独有的人格特性。余戈《松山战役笔记》其实更像是在提醒善忘的民族,不要忘记祖国曾经遭受的屈辱。那一刻读书人会通过文字唤起那段沉睡很久的记忆。缅甸,多少中国远征军血泪浸染的土地,如今可曾见到一瓦一砖纪念远征军的墓碑。而我们痛恨的小日本,却愿意花大价钱将侵华日军的尸骨带回日本安葬。当我们叫嚷着钓鱼岛是我们的,坚决抵制日货时,为何日产汽销售额依然居高不下。因为我们善忘,因为我们短视,因为我们好了伤疤忘了疼。

      《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和平时期的中国军人,追问信仰,追问军魂,也在追问两代中国军人对军人价值的不同时期的解读。

       《我读.3》可以说包罗万象,由战争的反思,有科普书籍的普及,有科幻书籍的畅销,有对哲学书籍的探讨,还有对人类的朋友猫狗之间的描述。那一刻你仿佛能与不同领域的学者对话,与不同经历的作者交流,但是这仅限与思想上的交流,是沉默无言的交流。

       也许读书的人寂寞,是因为通过阅读,它已经与古今搭建了一座桥,这座桥上只有读者自己在分享其中的风景,在感叹书中快乐。而生活中,时代里,社会上,读书人要注定孤独,注定寂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