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清溪河里的往事

[复制链接]

755

主题

0

好友

0

金币

中级会员

积分
2386
发表于 2015-2-4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
      李白游池州秋浦时,特别喜爱景色迷人的清溪,曾多次泛舟游览,流连忘返,吟诗甚多,留下了《清溪行》、《入清溪行山中》等赞美清溪的诗篇。那时清溪河畔有两个清溪镇,分别是上清溪和下清溪。上清溪镇位于贵池城西南,离城五里,现称清溪街道办事处碧岩村。下清溪镇位于贵池城东北,离城也是五里,是清溪河入江之处,河边还有座妙姻塔,现属江口流坡村。

       李白这几首诗中的“清溪”,写的就是上清溪。位于清溪河上游的上清溪镇,是一个古朴幽雅的村落,河畔古柳婆娑,绿草如茵,村庄竹林萧萧,溪水淙淙,绿树掩映下的清溪渡口显得非常静谧,时常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里程、汪两个自然村相连而成,两村之间隔了个康家潭,由南向北有一条约一里长的小街,当年街两边是一色青砖小瓦的古建筑,有铁匠铺、杂货店、作坊、祠堂等,鳞次栉比热闹非凡。清溪景色秀美,李白那首《入清溪行山中》的诗“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合,溪里言弥静。无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就是写泛舟清溪河上,去碧岩途中的优美景色,动人的描绘,令人神往。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曾在清溪粮站工作,有幸走进这个幽静的古村,尽管时光匆匆,许多年过去了,我依然难以忘却那段乡村生活,一直深爱着这里淳朴的乡土。早春时薄雾迷蒙的远山,夏夜河边鱼火点点,深秋枫树如火般燃烧,冬日黄昏时温暖的炊烟,这些往事好像黑白老照片时常出现在眼前。至今我还常回味那些年过年过节在农户家中品尝的乡村味道,过年到老乡家拜年,好客的老乡把花生、瓜子、山芋角,摆满了一桌,还端来了鸡蛋泡毛米,油黄的毛米泡着喷香的煎鸡蛋,纯朴的真情像醇厚的酒一样醉人。

      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年在农家吃的那碗鲜香美味的小麦鱼下挂面。从大号蓝花碗里飘出热气腾腾的香味,那味道我感觉前所未闻,白色的面条、碧绿的香葱、淡黄的小麦鱼,色香味立体地呈现在眼前,让我垂涎欲滴。以前,在城里早就听人说,清溪河盛产小麦鱼,其味鲜美无比,可惜一直未尝过,今天在清溪农家如愿以偿了。细细的面条晶莹剔透,是纯手工制作,放在院子里在阳光下晾晒,吃在嘴里无比的筋道,小麦鱼是名贵水产品,肉嫩鲜美,香鲜可口,是“里人珍之”的鱼中珍品,“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用这样的诗句来形容麦鱼的鲜香不为过吧。古时李白游清溪时,住在碧岩村农家,想必也曾品尝过麦鱼的味道,正是这里的好山好水和美味佳肴,才让这位诗仙心系池州五游秋浦。

      清溪河里的麦鱼,蚕老麦熟枇杷黄的时节,成群的从上游顺流而下,洄游到清澈见底的清溪河中嬉游。村口那段河面很宽,并有一长溜的浅滩,麦鱼群游戏水,逆流而上,黑压压的一片,它们游到浅滩处,游进村民设置的蔑笼中。有的村民用旧蚊帐布、竹竿做成捕捞器具,摸水在河滩边浅水处捕捞小麦鱼。在捕捞期,不但白天河边聚满了人,夜晚河边也是鱼火点点,静静的清溪河喧闹起来,我常好奇地来到河边看着这热闹的场景。

       麦鱼可以鲜食,也可以加工成麦鱼干,做成“麦鱼炖鸡蛋”、“辣椒炒麦鱼”、“杂烩麦鱼酱”等美味佳肴。捕捞到麦鱼后,回到家中用竹团筐摊开晾干,然后把麦鱼摊在篾筛子上,放到火桶上烘烤。有些人家将麦鱼放在锅里用少许香油在文火上焙干,焙干的鲜麦鱼,颗颗似珍珠,金灿灿、亮晶晶,头尾齐全,甚至鱼眼还完整无缺。前些年,我在农贸市场还看见有人提着竹篮,里面用小布袋装着少量的麦鱼干卖,物以稀为贵,干麦鱼已经卖到几百元一斤。如今清溪河早已看不见麦鱼的踪迹,它们游弋在岁月深处,藏在深涧人不识。只有东至县的张溪镇现在已经成为真正的“麦鱼之乡”,从张溪坐小船到塔里河,在那里可以亲眼目睹捕捞鲜鱼和制作鱼干的全过程,那个场景,定会使你赏心悦目,情趣盎然。

       我时常想,清溪河经过治理,一定能像当年一样清澈见底,到那时“清溪清我心,心色异诸水”,小麦鱼一定又能畅游在清溪河里。我若再去清溪寻找久违的乡村味道,热情好客的清溪老乡会像先前那样,为我端来一大碗麦鱼下挂面,鲜香四溢,依旧是当年的味道,这味道历尽沧桑,经久未变。


本帖评分记录威望 收起 理由
十年树木 + 6 很给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