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的绝响

[复制链接]

354

主题

0

好友

0

金币

高级会员

积分
1850
发表于 2015-4-26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北保定
太平县(民国时期改叫汾城县。襄汾县是建国后由原襄陵县和汾城县合并而成)四大家族中的杨家,就是我们南赵村里的。应该说,我是听着杨家杨世堂的名字长大的。
        杨世堂的故居就和我们家隔泊池相望。我家在泊池西南角上,他的故居坐落在泊池东岸边上。
        当年的杨宅是6座连体大院,院套院,院连院,飞檐雕壁,高门圪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另在六座大院前后,还盖有楼房院、账房院、书房院、伙计院、牛院、场院、东库院各1座。大小院落采取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绵延而建,前后相连,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豪华建筑群。
        据我母亲说,杨家最盛时,东半个南赵村都被他家买了下来。
        我记事时,杨家宅院已经分给了外地逃荒而来的盲流和村里的贫困户,大队部和大队里的库房院也占用的是杨家故宅。可惜的是,都已经七零八落,破烂不堪了。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杨世堂的二儿子杨得铨博士从美国托他的友人——临汾行署某局局长,跟当时的南赵村委会协商,在大队里库房院的旧址上,盖了一排新房。
        杨先生连同家人,万里还乡,住了几个晚上,走亲访友,并重新安葬﹑拜祭了他的父亲杨世堂和其他祖坟,还给村里投资,在杨宅旧址——后来的大队部里,修建了两层楼的南赵小学。
        再后来,杨先生他乡辞别人世,留遗言,将新建的那排房屋捐给了村里——现在已经是南赵村委会的办公驻地。

        我曾无数次在寒冷的朔风中,在骄阳的炙烤下,在漆黑沉沉的夜色里,看着茫茫的泊池对岸那已经面目全非的民居,遥想当年杨家的生活场景。他们一代代人,应该也像当年的我们一样,在泊池边嬉闹,在绿洋洋的水里扎猛子,然后背着书包颠颠地去上学去梦想。再然后,他们又从这里走向村外,走向省外,走向遥远的大西北,走向辽阔的神州大地。
        100多年前的一天夜里,就是在这里,在泊池对岸后建民居的原址上那个古老四合院的正房里,一件事关杨家千秋大业的继承人问题正在庄重地进行之中。
        老一代杨氏三兄弟杨如锦、杨如玉、杨如芝,此时正神情严肃地看着面前这个被大家公认为精明能干且心地善良的子侄。他们哥仨此时的心情颇为复杂,经过10年长途跋涉的艰难打拼,杨家已经在晋南新绛、汾城等地和陕、甘、青、宁四省创设了世字号——世诚永、世诚祥、世诚德、世诚和等商号,分设于西安、兰州、天水、张掖、西宁等地。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体力已经显得老迈不支,尤其是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无力阻挡长驱直入的洋枪洋炮,大量的洋商洋货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国内的民族工商业已经是日薄西山,一片狼藉。在国内纵横称雄达500年之久的晋商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咫尺之遥却声名赫赫、生意遍布大江南北的太平县其他两大家族师庄(即赵康村)尉家和北柴王家已然破产倒闭,只剩奄奄一息。老哥仨生意做得殊为不易,头晕脑胀,心力交瘁。
        此时的杨世堂已过而立之年,他也多次随父辈远征西北,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沙漠里,在荒无人烟、遍地狼嚎的戈壁滩上,艰苦卓绝地进行长途贩运、以货易货的传统生意。他十分明白父辈交给自己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烂摊子,更知道这种长途贩运在动荡的乱世里意味着怎样的危险。现在接手父辈历经磨难创下的杨家世字号业务,的确面临着一生最大的挑战。但是,世堂的心底此时却突然由衷生出了一种冲天的豪气,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这么一个以经商为事业的生意世家,生活在大商大贾环抱的古晋国绛都遗址旁,效法先人、实现心中朦朦胧胧的宏大理想和抱负一直是他不愿与人言及的秘密。
        看着眼前已是两鬓斑斑、白发苍苍的父亲和两个叔叔,杨世堂责无旁贷地接下了杨家此后生意的全部担子。
        在杨世堂正式接管杨家生意业务后,他一开始还是延续着父辈平稳的生意,从晋南、陕西收购大量的铁、盐、皮、羊、烟叶、木材贩运到甘肃、青海两省销售,再在甘、青两省收回西北皮、毛、棉、麦以及金、银、鹿茸、麝香、红花等土特产和贵重药材在晋南批销。生意虽然做得波澜不惊,却也稳中有赚,并于民国初年又在西安开设裕城通盐店、德庆隆茶叶店。再后又在兰州开办了世德隆和隆兴东两个货栈,在青海湟源县创办了德兴当铺。
        但是,严酷的现实却打乱了杨世堂的经营节奏。西北各号纷纷告急,洋人洋钞大量倾入西北,他们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和当地官商勾结,几乎垄断了西北的土特产和贵重药材的交易市场,从中获取了大量利润。世字号生意一落千丈,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杨世堂遇到了棘手的难题。面对铺天盖地的洋钞,他知道,硬碰无疑是死路一条,但退却也意味着杨家生意场的逐渐消亡。
        杨世堂十分清楚,此时曾经盛极一时的晋商大户,譬如介休侯家、榆次常家、太谷曹家、祁县渠家、祁县乔家、太平刘家,以及著名的日升昌票号都已经危不保夕,有的甚至已经倾家荡产。如何能够利国利民利己,又能和洋商巧妙周旋呢?唯一可能的出路是,剑走偏锋,另辟蹊径,跌出妙招,但自己又不是诸葛亮,谈何容易?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杨世堂经过十几个昼夜的辗转反侧,研究了大量的曾经盛极一时又破产倒闭的晋商豪富之后,凭着年轻人的豪气和自信,居然想出了一个泼辣大胆而又极富想象力的妙计。
        他开始筹措抽调大量资金,并派出自己最信任、最得力的干将,前往天津、上海、宁波等通商口岸城市,以各种手段打通相关环节,设立钱庄、票号,同时又拨出巨额资金投资西北市场,放手以平价大量收购西北的牛皮、羊皮、羊肠、棉花、金银和药材等,不给洋商以喘息的机会,造成杨家联手其他华商跟洋商血拼的假象。
        本来以为稳操胜券的洋商开始变得头大了。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中国人会用这种不要命的经营方法和他们竞争,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赚得丰厚利润,并不想拼个头破血流,即便轻松打败了华商,他们最后所得利润也要打个不小的折扣。
        一时间,双方陷入对峙,各国洋商都在绞尽脑汁想对策。
        所有的商界朋友都在替杨世堂捏一把汗,他们也不清楚杨家葫芦里到底卖得什么药,因为以杨家多年积蓄和在外面筹措到的资金,虽然说不少,但是要同时和几国洋商拼争,无异于以卵击石,根本没有胜算。
        可是,谁也不会料到,此时杨世堂却兴奋异常,他觉得洋人正按着他的部署走进了他精心布置的迷魂阵中:洋商已经心烦神燥,方寸大乱。
        杨世堂看时机成熟,又接着打出了他早已策划好的第三套组合拳。他马不停蹄地奔往天津、上海、宁波等通商口岸城市——他先前布置在这些城市设立的钱庄、银号已经稳定下来,并开张营业。
        世堂立刻展开外交公关活动。他充分利用当地已经打通的各种关节,派部下,或自己亲自上阵和洋商代表谈判协商。他直言不讳地告诉洋商,与其两家拼得你死我活,两败俱伤,不如双方冰释前嫌,联手做西北陕、甘、青、宁的生意。洋商代表半信半疑,他们不相信眼前这个其貌不扬却又气场强大的老土商人。但是晋商的威名和杨家在西北跟他们拼命搏斗的架势还是让洋商代表老老实实地坐下来,听杨世堂说话。
        杨世堂很有风度地看着他们说:“我杨家在西北经营皮货生意已经有20多年,收购、销售网络遍布西北大地。你们虽然有充足的资金,但要在短时间内建立这么广泛强大的网络,无异于痴人说梦。利好的办法是,你们把所有用于收购的资金,存入我世字号钱庄,由我杨家全面代理你们在西北的收购皮货金银等业务,按照市场行情替各位收购回来,你们支付相关的劳务费用,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你们看这个办法是否可行?”
        洋商代表心里也明白,这是两全其好的唯一办法。在诺大的中国,找一个像杨家这样能把收购、销售网络遍布大西北各地的中华老字号还真没有。有这么省事而又赚钱的生意可做,何乐而不为?
        杨世堂拿捏住了洋商的七寸,在风雨飘摇的民国初年竟然取得了洋商的巨额资金,又得到了洋人的无形保护。
        杨世堂开始了他最辉煌的经商生涯。
        杨世堂除过在陕西、甘肃和青海三省又陆续设立一些商号外,又分别利用洋人的资金在西北多地创设了大量的世字号商铺。至1921年,各种经营店铺林立于陕、甘、青、宁四省70多个县市,杨家“汇通天下”的生意浩浩荡荡地大规模开展起来。
        杨家世字号把各地收购来的大西北土特产,源源不断打包运往天津、上海等地,数不清白花花的银子也源源不断地“哗哗”流进了杨家鼓鼓囊囊的钱袋子里。如此妙策,既大幅减少了洋商低价套购西北特产的重大损失,杨家世字号由此也获得了丰厚的巨额利润,一跃成为闻名全国商界的西北商界巨魁。
        这一年,是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杨世堂43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