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池州 | 宅在梅城

[复制链接]

490

主题

0

好友

0

金币

中级会员

积分
3225
发表于 2022-10-12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池州
九百年之前,北宋诗人梅尧臣任建德令,为官清正,深得民心,离任后邑人感其德行,将县署北之白象山原半山亭改为梅公亭,以表缅怀之意,梅城也因此而得名。

在一个栀子花开的日子,我走进了东至梅城,咂摸到千年古城光影,阳光洒在身上,舒适温暖,正正好,如我来的正是时候,惬意。
微信图片_20221012065028.jpg

梅城现为梅城村所在地。老街十字型 ,街上有超市、水果店、早点摊,还有菜市场路口的一家生根饭店,不远处箱包厂发出有节奏机械声。市井繁荣兴旺,人流,朗诵的读书声……让我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很远,很远。

梅城南门,在东至县委党校对面,有一处马头墙、小青瓦的旧屋,居民徐建华说,这是东至周馥后人办的仁寿诊所,自己的爷爷徐尔康,还有父亲的兄弟徐孝林曾在仁寿诊所当医生,当时还有王友梅医生,药房煎药拿药的是刘六香。
梅城,因梅尧臣而饮誉皖江,但居民却对东至周家的诚惠桑梓之情念念不忘,如昨日之光景,历历在前。与他们交流时,可以看见居民眼中饱含感恩的神情,说话也有底气。你一茬我一茬,不约而同地说着自己所见、所闻,好似周家就是自己的亲属,有着无限的荣光和自豪。

郑寿兵老人回忆,在他小时候,仁寿诊所还在,有走廊。周馥回乡里省亲,整个梅城沸腾起来,周馥将车马行囊停放在龙门桥,一路上摆瓜果香案,迎接的乡民纷纷下跪叩拜。周馥起身拱手还礼,令随从拿出银元分发给乡民,乡民不敢多接,周馥笑道,再没有钱,一谷箩钱还是有的。
微信图片_20221012065031.jpg

朗朗的读书声,在梅城上空弥漫,一处为县一中,另一处是梅城小学。梅城小学,原是周家开办的敬慈学校。走到大门垛旁,看到墙上挂着一块金色匾,写着:“至德周氏 敬慈学校”,往校园探望,一棵粗壮的石榴树在静静绽放,烙上了岁月的韵律。


梅城城外有一自然村,曰周村,周氏家族世居于此。周馥(1837-1921),字玉山,是追随李鸿章40多年的晚清名臣,是洋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和实际操盘人之一。20世纪上半期,周家以天津、上海为基地,形成了庞大的官商型实业家族,继而成为一个文理并重、中西交汇、百花齐放式的学术大家族,其杰出人物之众多,足以办出一所一流大学。


穿过梅城街,朝东行。田畴葱绿,两道山坞青翠欲滴,一曰:纸坑山,一曰:玉峰山,一条茹兰溪笔直地通过周村,乡民称为纸山河。黄柏树在村头把守,绿意盎然,这即是周馥故里。周馥接官厅坐西朝东,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颤立着,仰望远方。


天,碧蓝如洗,吸一口山村的空气,沁心醉人,远处山峦薄雾飘浮不定,周村笼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微信图片_20221012065035.jpg


田地里,周和青老人正在整理着豆角架子,旁边的收音机播放着黄梅戏,悠哉舒心。一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和青老人说,与启恕同辈,虽然年纪大,但辈分小。每年清明节上山祭祖,跟车去,一般出100元,小伙子200元,有的300至500元不等。当说到仁寿诊所时,他说做伢念书的时候,喜欢在草稞里到处跑,有一次手和腿上患上露水疮,红肿奇痒,到诊所免费治疗,用紫药水搽一搽,周家人不要钱,外地人用5分钱挂号。

周村原来有两座牌坊,一处在周馥接官厅与黄柏树之间,一处在牛栏那儿。那石料是从上海运来的,师傅也从上海来的。均毁于文革时期,记得是用粗绳子拉倒的,有10余米高,轰的一声,很响很响,那声音在山谷间回旋,也深深刺痛了周家人的心。

周家还建了水泥厂,很早哟。接官厅、祠堂的柱子都是水泥建成的。茹兰溪上有一座水泥桥,乡民说,桥头埂,是周家建的,是通向田地、纸坑山、对门塘的一条路径。上游还有一座桥,靠近树旁边,刘永捐资做的,他当年在北京、青岛等地帮周家做事。

接官厅门前有五个旗鼓,四个角落,一边一个,中间放一个旗鼓。现在石子地那一块就是院子,有三个门槛子都毁了,旗鼓也被搬到学校去了。


某日清晨,梅城街行人稀疏,早点店冒着热腾腾的雾气,东至米饺、米发糕的熟香味渐浓了巷道。我一转三拐,途经格林蓝天小区,这一带便是南门岭。
微信图片_20221012065039.jpg

“嘣啪,嘣啪”,齿轮厂宿舍篮球场上已有3个人正在打球投篮。齿轮厂老工人黄有利介绍 ,南门岭有七座牌坊,有两座赑屃驮碑,是周家的功德碑,朝西,碑高4至5米,碑上写的文字没看。黄老指着一排宿舍,说就在宿舍一隅, 1967年进厂时还看到的。我在宿舍附近走动了几遍,希望能发现新的线索,或碑石残片,不得而归。

不知不觉上班时间要到了,我加快脚步,回到房间,洗漱完毕,在梅城十字街口早点店要了四个油煎豆腐包子,一碗稀饭,一碟咸菜吃了起来。

到了信发房地产公司,保安吴师傅称,他是齿轮厂老职工,南门岭乌龟驮碑有4~5米高,上面镌刻文字,字体是白色的,文革期间扳倒了,碑石可能在小河上搭小桥了。篮球场旁边以前还有石头马,石头狮子,长约2米。


梅城,茹兰溪环白象山流淌,大成殿遗址就在梅公亭脚下,大成殿早已成为乡民的记忆。

为追忆那逝去辉煌的光影,趁着清晨,踏着雨露,或夕阳西下,走在梅城河坝上,脚踩黄土,站在大成殿倒塌旁,冥思苦想,恍惚间恢弘磅礴的大成殿在梅城河上冉冉升起,我独自彷徨在殿堂,犹见周馥、周学熙吟诵诗经,那样高亢有力,响彻云霄。那只是情景剧里的幻影罢了,只有三三两两的一中学子手持书本,朗诵周馥诗句:“读书如尝食,甘苦在心领。一步一从容,即事即思省……”

听说,一中校园内有东至周家碑刻。一天与周良端老师相约到一中探访,在一中操场围墙背后,乱石杂草中发现了三座碑石《秋浦梅公亭纪事碑》《重修文庙大成殿碑记》,叙述文庙大成殿历史沿革,周馥四子周学熙捐白银10余万两,重建的文庙大成殿,所用水泥是周家在唐山启新洋灰公司生产的。周良端老师凭记忆,手绘出古梅城四大城门地理方位和街道走向,可以想象到当时梅城是多么繁盛。

宅在梅城,在城中穿街走巷,感受乡民淳朴生活,周家公益善举在乡民口中流传,为平淡的生活带来一丝丝滋润,如春风细雨,东至人尽情吮吸着周氏家风文化的滋养。

微信图片_20221012065042.jpg

微信图片_20221012065046.jpg

来源:江淮时报  作者  马民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