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房产
人才
二手
手机版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门户
楼市
装修
房东
中介
业主
民声
公益
问答
聊天
信息
求职
我要拼车
寻人寻物
招聘
二手市场
广告发布
群组
汽车
美食
育儿
健身
自拍
文学
心情故事
书法绘画
拍客之家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池州市民网 池州市民论坛
»
社区
›
兴趣群组
›
原创文学
›
旅居池州 | 宅在梅城
最新回复
返回列表
旅居池州 | 宅在梅城
[复制链接]
包租婆
包租婆
当前离线
积分
3225
490
主题
0
好友
0
金币
中级会员
中级会员, 积分 32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2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5 积分
积分
3225
关注Ta
发私信
发表于 2022-10-12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池州
九百年之前,北宋诗人梅尧臣任建德令,为官清正,深得民心,离任后邑人感其德行,将县署北之白象山原半山亭改为梅公亭,以表缅怀之意,梅城也因此而得名。
在一个栀子花开的日子,我走进了东至梅城,咂摸到千年古城光影,阳光洒在身上,舒适温暖,正正好,如我来的正是时候,惬意。
一
梅城现为梅城村所在地。老街十字型 ,街上有超市、水果店、早点摊,还有菜市场路口的一家生根饭店,不远处箱包厂发出有节奏机械声。市井繁荣兴旺,人流,朗诵的读书声……让我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很远,很远。
梅城南门,在东至县委党校对面,有一处马头墙、小青瓦的旧屋,居民徐建华说,这是东至周馥后人办的仁寿诊所,自己的爷爷徐尔康,还有父亲的兄弟徐孝林曾在仁寿诊所当医生,当时还有王友梅医生,药房煎药拿药的是刘六香。
梅城,因梅尧臣而饮誉皖江,但居民却对东至周家的诚惠桑梓之情念念不忘,如昨日之光景,历历在前。与他们交流时,可以看见居民眼中饱含感恩的神情,说话也有底气。你一茬我一茬,不约而同地说着自己所见、所闻,好似周家就是自己的亲属,有着无限的荣光和自豪。
郑寿兵老人回忆,在他小时候,仁寿诊所还在,有走廊。周馥回乡里省亲,整个梅城沸腾起来,周馥将车马行囊停放在龙门桥,一路上摆瓜果香案,迎接的乡民纷纷下跪叩拜。周馥起身拱手还礼,令随从拿出银元分发给乡民,乡民不敢多接,周馥笑道,再没有钱,一谷箩钱还是有的。
朗朗的读书声,在梅城上空弥漫,一处为县一中,另一处是梅城小学。梅城小学,原是周家开办的敬慈学校。走到大门垛旁,看到墙上挂着一块金色匾,写着:“至德周氏 敬慈学校”,往校园探望,一棵粗壮的石榴树在静静绽放,烙上了岁月的韵律。
二
梅城城外有一自然村,曰周村,周氏家族世居于此。周馥(1837-1921),字玉山,是追随李鸿章40多年的晚清名臣,是洋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和实际操盘人之一。20世纪上半期,周家以天津、上海为基地,形成了庞大的官商型实业家族,继而成为一个文理并重、中西交汇、百花齐放式的学术大家族,其杰出人物之众多,足以办出一所一流大学。
穿过梅城街,朝东行。田畴葱绿,两道山坞青翠欲滴,一曰:纸坑山,一曰:玉峰山,一条茹兰溪笔直地通过周村,乡民称为纸山河。黄柏树在村头把守,绿意盎然,这即是周馥故里。周馥接官厅坐西朝东,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颤立着,仰望远方。
天,碧蓝如洗,吸一口山村的空气,沁心醉人,远处山峦薄雾飘浮不定,周村笼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田地里,周和青老人正在整理着豆角架子,旁边的收音机播放着黄梅戏,悠哉舒心。一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和青老人说,与启恕同辈,虽然年纪大,但辈分小。每年清明节上山祭祖,跟车去,一般出100元,小伙子200元,有的300至500元不等。当说到仁寿诊所时,他说做伢念书的时候,喜欢在草稞里到处跑,有一次手和腿上患上露水疮,红肿奇痒,到诊所免费治疗,用紫药水搽一搽,周家人不要钱,外地人用5分钱挂号。
周村原来有两座牌坊,一处在周馥接官厅与黄柏树之间,一处在牛栏那儿。那石料是从上海运来的,师傅也从上海来的。均毁于文革时期,记得是用粗绳子拉倒的,有10余米高,轰的一声,很响很响,那声音在山谷间回旋,也深深刺痛了周家人的心。
周家还建了水泥厂,很早哟。接官厅、祠堂的柱子都是水泥建成的。茹兰溪上有一座水泥桥,乡民说,桥头埂,是周家建的,是通向田地、纸坑山、对门塘的一条路径。上游还有一座桥,靠近树旁边,刘永捐资做的,他当年在北京、青岛等地帮周家做事。
接官厅门前有五个旗鼓,四个角落,一边一个,中间放一个旗鼓。现在石子地那一块就是院子,有三个门槛子都毁了,旗鼓也被搬到学校去了。
三
某日清晨,梅城街行人稀疏,早点店冒着热腾腾的雾气,东至米饺、米发糕的熟香味渐浓了巷道。我一转三拐,途经格林蓝天小区,这一带便是南门岭。
“嘣啪,嘣啪”,齿轮厂宿舍篮球场上已有3个人正在打球投篮。齿轮厂老工人黄有利介绍 ,南门岭有七座牌坊,有两座赑屃驮碑,是周家的功德碑,朝西,碑高4至5米,碑上写的文字没看。黄老指着一排宿舍,说就在宿舍一隅, 1967年进厂时还看到的。我在宿舍附近走动了几遍,希望能发现新的线索,或碑石残片,不得而归。
不知不觉上班时间要到了,我加快脚步,回到房间,洗漱完毕,在梅城十字街口早点店要了四个油煎豆腐包子,一碗稀饭,一碟咸菜吃了起来。
到了信发房地产公司,保安吴师傅称,他是齿轮厂老职工,南门岭乌龟驮碑有4~5米高,上面镌刻文字,字体是白色的,文革期间扳倒了,碑石可能在小河上搭小桥了。篮球场旁边以前还有石头马,石头狮子,长约2米。
四
梅城,茹兰溪环白象山流淌,大成殿遗址就在梅公亭脚下,大成殿早已成为乡民的记忆。
为追忆那逝去辉煌的光影,趁着清晨,踏着雨露,或夕阳西下,走在梅城河坝上,脚踩黄土,站在大成殿倒塌旁,冥思苦想,恍惚间恢弘磅礴的大成殿在梅城河上冉冉升起,我独自彷徨在殿堂,犹见周馥、周学熙吟诵诗经,那样高亢有力,响彻云霄。那只是情景剧里的幻影罢了,只有三三两两的一中学子手持书本,朗诵周馥诗句:“读书如尝食,甘苦在心领。一步一从容,即事即思省……”
听说,一中校园内有东至周家碑刻。一天与周良端老师相约到一中探访,在一中操场围墙背后,乱石杂草中发现了三座碑石《秋浦梅公亭纪事碑》《重修文庙大成殿碑记》,叙述文庙大成殿历史沿革,周馥四子周学熙捐白银10余万两,重建的文庙大成殿,所用水泥是周家在唐山启新洋灰公司生产的。周良端老师凭记忆,手绘出古梅城四大城门地理方位和街道走向,可以想象到当时梅城是多么繁盛。
宅在梅城,在城中穿街走巷,感受乡民淳朴生活,周家公益善举在乡民口中流传,为平淡的生活带来一丝丝滋润,如春风细雨,东至人尽情吮吸着周氏家风文化的滋养。
来源:江淮时报 作者 马民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置顶卡
变色卡
返回列表
编辑推荐
池州市首届旅游民宿管
护航开学季 | 青阳公
规范管理网约车聚合平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池州将适时开展人工增
池州市公安局关于亚运会期间对“低慢小
九华山风景区关于开展2023年根治欠薪“
被马蜂蛰了一口 大货车司机休克撞车 幸
池州交警视频快处运行第4天,89位车主
池州今年64名学子考上军校
青阳: “手机丢了就麻烦了,感谢警察
热血聚力,展现担当——青阳法院干警积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13-2023
池州市民网 池州市民论坛
(https://www.czsmwang.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者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皖公网安备 34172302000033号
皖ICP备14021928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