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网络小说

[复制链接]

223

主题

0

好友

0

金币

高级会员

积分
1174
发表于 2015-3-6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
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 网络媒介开始成为文学的新载体, 小说在互联网上繁荣开来。亦如报刊媒体的发明,为现代小说的兴盛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网络为小说的繁荣提供了新的空间。 十多年来,中文网络小说蓬勃发展,其写作的广泛性、读者的普及性、对文学阅读市场的影响力都是十分巨大的。 在繁荣的同时,网络小说也颇受争议,2010 年的鲁迅文学奖和 2011 年的茅盾文学奖曾将网络小说纳入评奖范围,但最终都无网络作品获奖。 网络文学大赛的意义首先在于,对野草般生长的网络写作进行必要的规范和引领。 2011 年由《山东文学》、《齐鲁晚报》、网易联合举办的“中国首届网络文学大奖赛”就是这样一次深有意义的文学活动。
一、搭建新的文学平台
举办网络文学大赛,“中国首届网络文学大奖赛”并不是第一次,早在 1999 10 月网易举办“网易中国网络文学奖”,其后有“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QQ·作家杯”、“新浪原创文学大奖赛”、“中国网络文学节”、“新语丝网络文学奖”等等,与这些网络文学大赛相比,“中国首届网络文学大奖赛”第一次将传统文学期刊(《山东文学》)、报纸(《齐鲁晚报》)、网站(以网易为代表的各类文学网站)有机地联合起来,形成了新的文学平台,对网络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上世纪末以来,文学的边缘化倾向日渐突出,纯文学的影响力日趋下降,网络小说自由写作、 自由发表解放了民间创作的利比多,使文学阅读和文学写作变成了大众的事情,让曾经要经过艰苦写作训练的作家职业变成了一种可以自娱自乐的事情。 网络小说的阅读者和写作者是普通网民,而相对精英文学趣味的经典、雅致,网络小说的随意性、娱乐性大大增强。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小说的写法会不会因为网络载体的不同而发生根本的变化? 网络媒介为小说带来了什么样的新的质的可能性? 如何评价和规范当下的中文网络小说?
“中国首届网络文学大奖赛 ”的举办正是对当下网络文学的一种疏导和引领,获奖作品从大量投稿作品中筛选出来,这些获奖作品也许还有很多的不足和不成熟之处,但大赛营造了一个积极交流文学的平台,确立了一种文学规范。 网络文学大奖赛的参赛作者来自不同的领域,有的写作多年,有的是文学新手,各有不同的职业,写作对于他们大多是网上的自娱自乐,或是以文会友的精神生活方式。 他们有的有很好的文学修养,有的只是业余的“玩票”写作,其写作代表了一种草根的写作智慧和写作方式。 网络文学大赛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是直接面对草根写作者和草根读者的,对文学人才的发现、激励和培养是有积极意义的。
网络平台与传统文学媒体结合的积极意义是巨大的:网络写作者的作品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发表,及时和读者交流,在网易开放的投稿平台上,全国所有的网络写作者,只要将自己在博客、论坛或文学网站上发表的作品发表网址进行复制,就可以自由投稿。 经过初步筛选,由初评委对优秀作品进行点评,点评全部采用微博的方式,《山东文学》和《齐鲁晚报》的编辑在初评委推荐的基础上选出优秀部分作品刊发。 这种“海选”的方式使更多的文学写作者有发表、获奖的机会。 即使没有得到刊发和获奖的机会,写作者也会得到跟贴评论和交流的机会。 所有初评委都是来自高校的青年文学批评家,他们都有博士学位、教授或副教授以上职称。 这实现了学院派批评家和民间写作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学作品没人看、没人读、没人评的局面。 对于更多的网络写作者来说,自由写作,即时交流,内在的写作才华与写作兴趣更容易被激发出来。 “中国首届网络文学大奖赛” 的终评委由李掖平、雷达、陈晓明、孟繁华、周星、吴义勤、房福贤、郑春、谭好哲、谢有顺、贺仲明、刘玉堂、慕容雪村、 安妮宝贝等国内知名批评家或作家担任,保证了获奖作品的文学品格。 《齐鲁晚报》对此次大赛的活动进行了多次报道,多次对大赛的初评委、终评委进行了访谈,在大赛颁奖期间,莫言、张炜、陈晓明、周星等作家、批评家围绕网络文学的发展进行了演讲,这些都积极扩大了网络文学的影响力,有益于网络文学写作水平的提升。
从投稿的作品类型设置来看,这次网络文学大赛所筛选的作品以传统文学的小说、诗歌、散文为分类标准,这与传统文学的分类标准是一致的。 在奖项设置上没有简单地跟着网络上出现的玄幻、悬疑、耽美、穿越等类型小说走,而是回到文学自身的问题上,即文学从根本上是以广阔的现实社会生活为基础,参赛作品大多是以文学论坛和博客发表为主,少有签约网站的收费作品参赛,评委会看重自由写作的个性和对时代生活的深入反映,体现的是一种不受商业机制操纵的文学品格。
二、坚守文学品味
就《山东文学》、《齐鲁晚报》所刊载的作品及最终获奖作品来看,主要体现了以下倾向:
1、人文关怀与现实批判
《开后门 》(东方飞翔)是一篇小小说 ,在一篇千余字的篇幅中,小说寄托了对当今官僚主义的讽刺和反思,一个年轻人最终打开了“后门”,这是一条切合实际的,符合大家利益的后门,但开起来却是那样费尽周折,波澜曲折,读来颇有趣味。 《游戏之内 规则之外》(俊朗的阳光)是一个很有现实意味的小说。 短小精悍,别有意味,有时代气息,故事曲折有趣,结尾发人深省。 小说将一些冠冕堂皇的生活面纱撕破了,让读者看到了官场的潜规则,但故事的发展并没有沿着一般的逻辑进行,而是曲折别致地发现了新的可能性。 小说中没有一个真正的好人,社会潜规则中涌动着许多“风险”和可能性。 这就使小说超出了一般的“官场现形记”式的揭露,还有一些讽刺性的深层喻指。 小说弘扬了时代正气, 对官场潜规则的揭露入木三分。 《四把菜刀》(罗金耀)是一部针砭时弊的作品, 民间手艺人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对抗权贵,小说赞扬了一种民间的智慧,孟铁匠的绝活是一种人品,一种操守,一种江湖艺人的骨气。 四把赝品菜刀, 是孟铁匠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作假,可他临终之时,又嘱咐徒弟勿学其法,似乎是对“作假”更深一层的批判和厌恶。 全文构思精巧、结构紧凑、意蕴深刻,寓深意于转折变化的故事情节之中。 结尾出奇制胜,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 《我拣到一张脸》(刘殿玉) 是一部荒诞的讽刺小说。 “国宝”是官场人的脸,本性是趋炎附势和见风驶舵,是民族的劣根性,“我”将其卖给了日本人,结果进了局子。 结局是双重的讽刺,喻指了民族劣根性很难丢掉。 《一叶知秋》(阿清)是一部讽世的作品。 大李和小宁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老实巴交,一个善于趋炎附势,结局绝然不同。 小说针砭时弊,讽刺当今的社会风气,但故事显得稍为简单了些。 《萍·水》(马晓雪)是一篇有“新写实小说”意味的作品。 小说表现了城市底层的平民妇女生活的艰辛,为基本的生存而挣扎,为命运所控的无奈,最后在残酷生活现实面前理想破灭。 有契诃夫式的悲悯和同情。 《抉择》(杜启龙)故事简短,结构精致,弘扬了社会正气。 小说以细致的笔墨写出了一位为官者挣扎的灵魂,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面是现实的物质问题和金钱的诱惑,一面是精神伦理的拷问,最终良心战胜了罪恶。
综上,在网络时代,小说的民主功能和“美刺”功能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那种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传统,在网络小说中以一种坚持的抵抗“在日常生活的微观层面继续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